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走!我们下乡去
——— 2018年“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侧记
作者:■ 学生记者 刘乐纳 易晓丽
查看:47   







“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今年暑假,我校学子顶骄阳,入基层,体验百态人生;担责任,聚焦环境生态;送关怀,投身志愿服务;拾遗芳,弘扬文化精神。152支团队分赴湖南、陕西、广东、四川、江苏、辽宁等9省,围绕“青春大学习·奋斗新时代”这一主题,深入教育基地、革命老区、贫困乡镇,开展理论政策宣讲、教育关爱服务、国情社情观察等7大类别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国情社情:聚焦时事热点 体察百态人生
“肺结核、风湿、车祸、失独……在我们关注不到的地方,有一群人因为这些变故,随时可能坠入深渊。”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赴湘西自治州实践团注意到,这些“隐形的贫困者”或受灾难侵袭而生活困苦,或因思想落后、观念愚旧而停于温饱。可是对于这类普遍存在“隐形贫困”问题,在国内外众多关于贫困问题的研究中却很少被提及或缺少系统的研究。
因此,如何编织一张“安全网”,防止家庭因疾病、教育、意外而坠入贫困的深渊,就成为团队思考的问题。团队将目光放至“精准扶贫”下的“隐形扶贫”,对花垣县十八洞村、龙山县、泸溪县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精准扶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针对性与可行性的建议。
“我是农村人,却从来不曾真正了解农村。”一位团队队员说道,“这次下乡让我体验百态人生,了解农村发展的困境、政府政策支持和社会帮扶情况,并明确了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肩上担负的责任。”
此外,我校团委社会实践部成员翻山越岭来到城步苗族自治县,分析在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全域旅游的未来。
文学与新闻学院学子走进养老机构,提出“精神养老是社会养老新趋势下的重头戏”。
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学子奔赴湘潭市长塘区创新创业一条街,实地调研中前辈的指导让他们对创新创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湖南行寅贤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调研之行中,让商学院学生会青年志愿者服务部成员感受到“科技兴农”战略的夯实性和农业科技旺盛的生命力。
“扶贫”“养老”“创新创业”“科技兴农”……这些“关键词”在这群湘大学子的暑期生活中熠熠生辉。
美丽中国:保护生态环境 守卫绿水青山
詹思远是公共管理学院、环境与资源学院、商学院三院联合赴长株潭“VIP+N”国家级试点社会调研团的一员,8月13日晚,詹思远刚结束与调研地村支部书记的访谈,便感到右脚脚掌疼痛难忍,“每走一步路都钻心地疼”。检查后得知,自己因近段时间不停歇的调研,平均每天走3万多步,右脚掌严重磨损破裂并感染病毒,出现5颗跖疣。
“我强烈建议詹同学静养一段时间。”湘潭市中心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梁丽说道,“跖疣需要使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在治疗期间脚上会起许多水泡,治疗过程非常痛苦,并且会对皮肤造成不可逆转的损害。”
但是詹思远在手术治疗完成后,马上买了一台轮椅和一副拐杖,在队员们的陪同下回到了调研地,他坚定地说:“我是负责调研路线设计和对外联络的人,也是团队里唯一能听懂长株潭地区方言的人。调研活动有时间规定,我不希望因为我个人影响整个团队。”
凭着这股劲,詹思远坐在轮椅上,与团队队员一起,推开了长株潭地区基层政府和一户户参与国家级“VIP+N”耕地重金属污染治理的休耕农家的大门,研究湖南土壤污染治理中农民角色认知与政策效果间的隐性逻辑。詹思远和他的队友们对于土地有着超乎寻常的热爱:“我们的初心,就是希望能推动我国耕地环境保护与粮食安全的发展进程。”
对土地问题密切关注的还有环境与资源学院学子,他们来到“锰都”鹤岭镇,对当地土壤、水体、空气等方面,开展了为期3天的考察调研及采样工作。
化学学院学子赴湘潭、长沙、怀化、湘西多地,通过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相关地区关于垃圾处理的现状、管理制度和具体计划,从而为拟定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案提出可行性建议。
在岳阳市平江县,公共管理学院学子探寻“河长制”施行过程中公众的参与情况,为河湖生态献计献策。
在“助力河长制,探索生命源之参观平江城关自来水厂”的活动中,调研团为小朋友讲解南水北调工程、一起参与水知识抢答比赛、参观自来水厂,以此帮助孩子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一位队员在调研结束后写道:“从小桥流水到大漠边疆,从繁华都市到乡村野趣,从高原到海洋,从森林到沙漠,这片古老而美丽的土地,我希望它永远迷人,永远年轻。”
教育关爱:行动助力支教,真情温暖人心
七月,夏荷绽放,树木葱茏,蝉鸣阵阵。一辆汽车从远处而来,驶过田间小路,驶进了河南省商丘市闫土楼小学的校门。车上载着我校木槿感恩支教团的成员。支教团今年共招募58名教员,分别前往商丘、永州、益阳等地进行支教活动。教员们用粉笔为孩子描绘知识的画卷,用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
7月27日早晨,闫土楼小学操场上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各就各位,预备……”随着发令枪响,孩子们奋力向前跑去。这是支教团策划举办的趣味运动会,运动会增强了同学间的凝聚力,展示了中小学生的蓬勃朝气和竞技热情。“我们怀着一颗心,就是想为农村教育尽一份力。”教员们还广泛对学生进行家访,深入了解家庭情况,助力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并驾前行。
木槿感恩支教团只是志愿服务队伍中的一条支流。信息工程学院调研团来到长沙市“脑瘫村”,给从各地赶来复健的脑瘫孩子带来关心和慰藉;国防教育协会赶赴常德慰问退役老兵,倾听老兵心声,助力服务保障机制;商学院学生成立暑假留守儿童“欢乐园”,给予他们学业上的帮助,并与其进行精神层面的沟通和交流……这些团队的质朴之念,给所走过的路留下了一片清香,令人倍感温馨。
文化艺术:领略历史遗韵,见证文化传承
在教育关爱队伍献爱心的同时,另一些团队踏上了领略历史遗韵,助力文化传承的道路。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班委团来到永州祁阳县,感受祁剧魅力。一位精通祁剧的老人兴致勃勃地向成员们介绍了祁剧的历史、唱腔特色。“我已经深深地被这种戏曲文化吸引了。”一位同学在听后说道。
针对祁剧后继无人、逐渐衰落的问题,成员们借鉴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对祁剧的发展方向提出了相关建议,认为祁剧应该结合现代题材进行改革,加入新时代的新鲜元素,但要保留祁剧本身的腔调及内在精神。团员们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引发更多人的关注和重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对文化传承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人能关注祁剧、传承祁剧,这样的优秀文化不能让它湮没在历史岁月的长河之中。”两位队员说道。
“为政何不解民忧,当官堪消百姓愁。十八书记抒壮志,六十春秋挥锄钩。终见善无变善有,已将沙洲换绿洲。”“公为天下”调研团来到山西右玉,见证贫瘠山川变绿洲的奇迹,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功在长远,讲究实干,坚持为人民谋利益”的“右玉精神”。
追溯文化遗产的传承历史,品悟传统艺术的独特魅力,湘大学子一直在路上。哲学系调研团队走访了高椅古村民间剪纸传人——83岁的黄杏老人,聆听她与剪纸结缘的传奇故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之一茶陵县,吸引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学生们前往,他们在这个县级红色政权的出生地感受革命历史、革命精神;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学子们来到湖南省汨罗长乐镇,从长乐抬阁故事会的调研出发,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更具项目化、现代化、市场化......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聚焦社会热点,贴近生活实际,团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整合资料,结合所学,带着问题去调研,揣着热心去做青年志愿,在一次次实践中发出属于自己的青年之声! (照片由校团委提供)
湘潭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9331次访问,全刊已有1251203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