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读《北鸢》有感
作者:■
查看:80   


  读《北鸢》时心里总有些沉郁,但是读完后的感觉却像是心里的一块石头慢慢地落地了。书尽管已经读完了,但是书里头的风筝一物却没有消弭,久久地在我的脑海里飞舞,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它飞得并不稳,忽上忽下,有一个瞬间,几乎要跌落,最后又远远地飘起,越来越高……“风筝”是《北鸢》这本书中的一个很重要的线索,书里面对其飞至空中的过程描述像极了这本书的内容描述,忽上忽下,又忽而飘起,忽而降落,是“命悬一线”,也是“一线生机”。书的开头与结尾都是与“风筝”这个意象相关,开头留下了悬念,结尾留下了想象。也正是“风筝”这个意象暗中串联起了书中的基本内容,细节之处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它慢慢地将一个时代的峥嵘轮廓给展露了出来。
  我曾经读过作家巴金的一部作品———《家》,这部作品通过描写民国时期的大家族的兴衰荣辱来刻画时代的特征,《北鸢》似乎与它有些相像,但是《北鸢》带给我的感受是与《家》截然不同的。
  《北鸢》在把握民国时代的走向与特征的前提下,着重刻画了在那个变化莫测的大时代里,一种具有亘古不变价值的文化元素,亦或是一种每一个时代的人们都所崇尚的文化精神,包括仁义、诚信、恩情、忠诚、人情味儿等等。书中让我记忆深刻的有这样几个片段:丫头小荷为护主自愿离开卢府,再与主子相遇时也为护主不肯留下;卢家睦对风筝手艺人龙师傅“鱼渔俱授”,龙师傅念恩,每到虎年应诺为他的儿子卢文笙扎一个虎头风筝,到了第四代,仍在坚持;还有郁掌柜雪夜苦劝文笙放弃参军跟他回家以及卢文笙不惜破产援助姚永安等等。这些片段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那样动荡的时代,这些温情与精神仍然存活在许多人的心目中,令人动容。作者用其独特的语言将这种文化精神弥散在整本书的书写空间中,以淡笔写深情,真真正正地写到了我的心里。
  但是,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一部分人也随时代变化而改变了自己的心性。卢文笙少年时期遇到的一个少年叶雅各便是这样的一个人。两人是一起放过风筝、援助过伤员的好伙伴,文笙曾对他说放风筝的要诀是“顺势而为”,雅各带着自己对这话的偏执理解在上海这个大熔炉里慢慢地改变了自己,失去了自己的主心骨,就像一只风筝断了自己的线,开始随波逐流起来。他开始变得唯利是图,见风使舵,也与文笙渐行渐远,两人少年时期所结下的的友谊也变得淡薄了起来。
  然而,看似木讷寡言的文笙却从没有改变过自己的心性。他瞒着家里人参过军,在外面做过家族的生意,也体验过人生中的悲欢离合,这些经历让他变得更加成熟了,更加有担当了。面对爱情时,他也不是犹犹豫豫,畏畏缩缩,而是敢于追求,敢于向所爱的人坦露自己的真诚。因为知道真爱的可贵,他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爱情,不愿重蹈毛克俞和吴思阅的覆辙,最终和冯仁桢走到了一起。书中有一个片段真真切切令我心里感到唏嘘不已,文笙得知仁桢在大学失踪了,心急火燎地赶去杭州,然后知道了仁桢是奔赴南京参加学潮,却被警察打伤了,看到伤痕印记的文笙落下了心疼的眼泪,“(你和你二姐)是不同的,你还有我”,文笙说。
  书的结局虽然不是大团圆式的结局,但是也足以预想到两人的未来,当然,书的开头也告知了两人的部分未来境况,这也是我读完《北鸢》后心里一块石头慢慢落地的部分原因。
  卢文笙和冯仁桢是书中的主角,但是两人在书的前半部分并无多少的交集,作者是将他们作为两条人物线索分开来写。话虽如此,仔细阅读的话,也能察觉到两条线索也有一些隐约的重合,这样,作者也为后半部分两位主人公的相知相爱埋下了许多伏笔,读来觉得自然不生硬。两人背后都是一个民国家族,作者以点带面,通过两人的视角向读者展示了各自家族的变化与更替,再勾勒出那个时代的动荡与复杂,由此,可以看到作者的独特匠心。文笙和仁桢的因缘有个好结局着实令人欣喜,但是两人的爱情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就像放风筝一样,也有很多起伏、升降。两人多次相遇,但真正相识还是在两人长大后。他们因风筝相遇,又因风筝结缘,相识相知的过程也是像风筝起飞一样跌宕起伏,谈不上惊天动地,也算得上扣人心弦。真正长久的爱情需要双方互补,这句话用在文笙和仁桢两人身上再也合适不过,文笙木讷寡言,仁桢大方心细,只有两人共同努力,才能把人生这只风筝放得更加高,更加远。
  《北鸢》的故事在风筝的飞舞中逐渐远去,但是时代的风筝绝不会消弭于人们的视线中,而是为他们带来无限的顾盼与期望。
湘潭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77300次访问,全刊已有1248414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