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泥 人 张
作者:■ 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 朱莹钰
查看:77   





  “竹板这么一打呀,这事儿得夸夸,天津卫的泥人张,名气真叫大。一块烂泥巴,三下两下,世间百态活灵活现,简直太神啦。”诞生了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的天津卫也素以活灵活现的泥塑手艺闻名于世。“泥人张”是中国泥塑艺术的代表之一,也是我国继元代刘元之后又一泥塑艺术的高峰,且仍存留于世,更兼难得。
  泥人张的手艺传承至今已有180多年,至今已传承到第七代传人张宇手中。相传“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的童年时光在玩泥巴中度过,8岁那年他看见街边耍猴的十分有趣,就捏了一个小猴子给大人看,街坊四邻纷纷叫好,于是十分得意。后来为了习艺,张明山经常会到市集上观察形形色色路人和摊贩的肢体语言和表情神态,在戏院里看各种角色,琢磨着如何还原泥塑人物的眉眼、神情和动作,经过反复地尝试与探索,泥人张在袖口里偷偷捏制的泥人个个酷似逼真,令人惊叹。在那个没有摄影的年代,泥人张能将所制泥人捏得和真人相差无几,这种真实的、再现人物的艺术性作品便得以传为佳话。“泥人张”借助清朝年间一些艺术名流的宣传来传播名声,又因天津人的开朗幽默使其声名远扬。
  虽说泥塑作品以泥土为原料,唾手可得,但是泥土的选择与制作、锤炼也十分关键。“泥人张”家族对于甄选出适合的原料早已稔熟于心,几代人选取天津城区西北的一片芦苇塘作为原料采集区。塘下沉积的黏土,含沙量小、有机物多,故富有黏性,可塑性强,天津称这种土为“红胶泥”。“红胶泥”的粘合度和柔韧性适合用作泥塑作品的原料。
  天津是退海之地,泥土中水质的盐碱度过高,这直接影响了泥塑的效果,使泥塑表面变得粗糙、皲裂,甚至完全风化。故而采集后的泥土须得摊开晾晒,蒸发掉内部原有水分,暴晒至碎、干的泥粒。晒干后的泥土要从中挑选出石块、草根等杂物,再用2毫米孔径的筛子将其全部筛选一遍。精选的泥土要加入清水搅拌,使泥土完全融化为泥浆。再用筛面粉的筛子进行二次过滤,细密的筛子仅能通过水和泥土最细腻的尘埃。使泥土本身的杂质被完全去除。经过二十四小时的沉淀,泥浆分离为泥和水两种物质,再将水慢慢舀出,呈现出的就是泥塑所需的原料。就这样,经晾晒去碱、挑选杂物、筛子筛选、加入清水、搅拌融成泥浆、再次筛选等工序,最终加入棉絮人工捶打五六个小时之久用以融合防止干燥后开裂,用油纸包好封存在特定温度与湿度的地窖里整存放三年方可取出。泥塑制好后还要上色,再用700度的高温熔化烧制得以留存。《三百六十行》、《渔樵问答》、《编制女工》等众多泥塑作品都是由此制作而来。
  泥人张的作品融汇中西,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泥塑的一些规格,又融入了西方艺术的一些写实技法。因天津这座大都市是中国近代的通商口岸,因此这里碰撞、交织着东西方文明,给予了泥人张很多熏陶。“泥人张”创始人张明山又曾在其好友画家任伯年那里取法,使得泥塑在彩绘方面的造诣更为独到。因此,泥人张家族能把普通一块泥巴捏塑成活灵活现的人物,既追求写实、又兼写意,在宏观和细节上都有看点。“中国艺人全凭手上功夫”,既无秘方,也无特殊技法可言。从第一代开始,泥人张家族就要求后代创作出有变化的作品,每一代要有自己的风格,传承到第七代传人张宇这里便希望能够创作出符合现代审美艺术的泥塑作品。
  泥人张彩塑伴随着对民间艺术的雅化和对古典艺术的俗化过程,是对民间艺术的发展,使其创作兼具雅俗合一的艺术特征。泥人张彩塑创作题材广泛,或取材于民间习俗、民间故事、民间戏剧,或取材于《水浒传》、《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在艺术手法上继承我国古代泥塑的优秀传统,并在其基础上创新发展,使其从佛殿神堂步入“寻常百姓家”。
  古老的手艺代代留存,在手艺人的手下熠熠生辉。
湘潭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30116次访问,全刊已有12521107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