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键词
范围
推进应急管理理论创新 破解灾害应急实践难题
———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
作者:■ 清华大学中国应急管理中心 彭宗超 教授
查看:33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重大自然灾害给广大人民群众蒙受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心理创伤,给经济社会的发展增添了层层阻力。作为灾害源发区域的当地政府,如何科学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一直成为困扰着各级地方政府的实践难题。
    由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湘潭大学何振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结项成果——《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实践思考》(以下简称《实践思考》),是破解这一实践难题的精品力作。该著作以我国有应对自然灾害的实践为切入点,重点围绕优化业务流程、满足公众知情权利、保障民生体系、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应急能力建设等应急管理核心议题进行理论创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机制、信息公开、救助方式、行政问责、绩效评估等一系列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应急业务流程,破解灾害紧急应对机制难题

    《实践思考》从重大自然灾害应急预警、应急响应、应急善后等流程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以永州市地质灾害应急管理机制建设为例,提出了破解重大自然灾害应对机制难题的对策。一是进一步加强灾害预防和预案建设,增强计划性;二是不断完善灾害预测预警工作,增强科学性;三是正确把握灾发关键点控制工作,增强准确性;四是积极开展灾中救援救济工作,增强服务性;五是高度重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增强长效性。

    二、创新公众知情权服务,破解灾害应急信息公开难题

    突发事件发生后,政府及时、准确地发布信息,与公众进行有效沟通,是避免事态进一步恶化的重要途径。《实践思考》立足于公众知情权服务创新,分析了灾害应急信息公开的构成要素与基本要求,剖析了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信息公开失范及其原因,探讨了破解信息公开难题的对策。一是树立知情权意识,正确对待信息公开与保密的关系,进一步明晰政府与媒体的关系,推进信息公开的理念变革;二是强化应急信息公开管理机构的职责,明确信息公开标准,完善信息公开的法律体系;三是规范应急信息采集机制、报送机制、发布机制和调控机制,优化信息公开流程;四是健全政府应急信息公开的新闻发言人制度,加强信息公开的规范性、权威性;五是通过引导媒体网络舆情、关注社会民众反应等方式,强化政府对信息公开的舆情引导。

   三、创新民生保障体系,破解灾害应急救助难题

    有效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灾民救助,构建完善的保障救助体系,是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一项重要工作。《实践思考》从政府救济、社会捐赠、对口援助、保险等方面入手,探讨了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中灾民基本生活保障动力体系、协同体系、监督体系等;通过解读湖南省冷水江市应对冰灾救助体系案例,从战略层面上提出了完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救助体系综合防御与重点防御相结合、以防为主与防救结合、灾民自救与社会互助相结合的策略;具体到灾害救助实践,地方政府应致力于救助主体多元化、救济预案科学化、救济标准个性化、救助物资充裕化、保险体系完善化等。

    四、创新职能转变方式,破解灾害应对问责难题

    创新以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的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行政问责制,对科学有效开展灾害应对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思考》从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问责制的逻辑契合入手,重点分析了地方政府应对自然灾害的行政问责内容以及问责现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行政问责制的实践对策。一是强化异体问责,拓宽问责途径;二是明晰问责对象、扩大问责范围;三是通过健全行政问责的实质性立法、强化异体问责的法律依据的途径,完善问责法律,坚持依法问责;四是通过建立政务信息公开制度、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机制、完善行政问责救济制度的办法,健全配套制度,创新问责方式。

    五、创新应急能力建设,破解灾害应对绩效评估难题

    科学的绩效评估是检验和提升地方政府重大突发自然灾害应急能力的重要途径。《实践思考》从全面提升地方政府应急能力入手,科学构建了一套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以道县政府应对2008年冰灾为案例,有针对性地指出,地方政府应着力建立专门的绩效评估机构、设置合理的绩效指标、运用科学的绩效评估方法、强化绩效评估运作机制等。
    总而言之,该著作体系完整、视角独到、资料翔实、观点鲜明,既有理论上的理性思考与透视,又有对实践的深度剖析与观照,是地方政府应对重大自然灾害领域非常难得的一部精品力作。
     (作者彭宗超,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中国应急管理中心主任。)
湘潭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1635次访问,全刊已有1251723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