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王智超)11月12日,由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中南大学、我校主办,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我校岩土力学与工程安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一届全国岩土流变力学与工程安全青年学术论坛”举行。
中南大学副校长蒋丽忠、我校副校长葛飞分别代表学校致辞,中国化学会中国力学学会流变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张劲军教授代表学会致辞。长沙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郑健龙院士,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杨春和院士团队成员马洪岭研究员,法国里尔大学教授、欧洲科学院邵建富院士等国内外30余所高校及科研院所100多位专家学者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学术论坛。论坛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微赞”和“蔻享学术”同步直播,共计4000余人次观看了线上论坛直播。
此次论坛以“深海、深地工程及双碳背景下岩土流变学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为主题,郑健龙院士、马洪岭研究员、邵建富院士、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张锋教授和同济大学蒋明镜教授做了5个精彩的大会报告。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田英辉教授、香港理工大学尹振宇教授、浙江大学杨仲轩教授、武汉理工大学李之达教授、中南大学张升教授、北京科技大学李翠平教授、河海大学朱其志教授、宁波大学夏才初教授、重庆大学丁选明教授、东南大学庄妍教授、同济大学王华宁教授和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黄书岭教授做了12个高质量的特邀报告。湖南大学陈昌富教授、中南大学饶秋华教授、河北科技大学张春会教授、我校马雯波教授等13位国内外专家学者做了两个分会场的主题论坛交流报告。报告涵盖岩土/岩石流变学本构理论、计算方法、测试技术及灾害防治技术,专家们分享了在沥青路面结构设计、盐岩地下储油储气资源利用、高应力下地下洞室围岩时效变形、海洋软土的率相关行为、海洋锚泊系统、海底采矿、交通结构沉降控制、高铁冻土路基、深基坑稳定性、边坡锚杆加固、地基地震响应与抗震安全、矿山开采和金属矿充填等工程领域的流变学应用成果。
本次论坛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充分交流岩土流变力学前沿研究及其工程应用成果,对于促进岩土流变学理论发展与技术创新、增强流变学青年工作者的交流与沟通、推动流变力学与其他学科交叉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获得了与会人员的充分肯定和一致好评。